
比賽後兩三週,家長訊息太陽實驗室說,孩子們拿了臺灣區第一名,興奮到現在,想做個獎盃給自己,還拍了獎盃設計圖給我們,問,這樣好嗎,真是可愛極了。做兒童教育的我們,時常問自己,比賽對於孩子們來說的意義是什麼?是榮耀,提前預習競爭,還是學習的驗收?
時間是下午三點,在太陽實驗室辦公室中,剛從教育學院下課的奕安老師說:「 接下比賽班其實蠻突然的,當時沒能想太多,只知道趕緊準備,帶孩子去體驗看看。」連兩年帶隊參與 Wonder Workshop 舉辦的 Dash 機器人世界大賽,奕安老師是太陽實驗室運算思維課程第一把交椅,也是位對幼教十分有熱忱,大學即決心從數學系轉學轉系,一心攻讀幼教系的老師。
2019、2020 兩年參賽,都是帶著三個孩子,奕安老師說:「 2020 年的學生因為上過 Dash 基礎班,更有觀念,比起 19 年,對於程式的熟悉程度,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步驟等,都比較了解。」然而,也因為 2020 年參賽的三位都是小男孩,剛開始帶隊時,遇上不少挑戰。
奕安老師坦言,這幾位小朋友其實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一開始要他們互相合作,實在有困難:「 他們會各自做自己的,然後做一做,會有人躺在地板上,或是不知道飄到哪裡去,甚至是因為很小的事情開始吵架。」
三位男孩中,Hank 與 Henry 從小認識,Hank 腦筋動得快,想法天馬行空,喜歡領導,而Henry 則是心思細膩的孩子,兩個剛好互補,一個寫程式,一個做設計,但是加入第三位小朋友Burno 後,因為 Burno 是個有條理的領導者,與 Hank 風格不同,喜歡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就容易起衝突。
「 只要一個人開始大聲,三個人就會一起大聲起來!還曾經發生過在上課時,三位差點打起來的狀況。」奕安老師重述這段過程都感到不可思議,說自己也沒想過,三個原本吵吵鬧鬧,沒事就躺在地上、不懂合作的孩子們,最後竟然在比賽中表現那麼好,直呼像換批人去比賽。
「 還好 J 哥有邀請 2019 年獲得世界賽第一名的帶隊老師 —— 沈老師來觀課,給了我們許多指導,可以說是一個轉捩點。」沈老師觀課後,奕安老師在課堂與教學上做了些調整,首先,是跟學生的距離,在上課時,如果小孩跟老師太好,容易給他們耍賴的空間,要讓他們知道,雖然老師跟學生感情可以很好,但基本的界線跟尊重還是要有。
第二個調整是,講解跟引導孩子們理解任務,Dash 世界大賽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比賽,孩子們透過自己的創意思考,及程式撰寫能力,完成任務。「 之前我可能會把任務的架構講一遍,接著分工下去,然而孩子們如果沒有完全理解題目,就比較難展開合作,因為他們不清楚彼此在做什麼。後來,我會花比較多時間在講解任務題目,確認他們確實了解,甚至嘗試讓他們自行進行分工。」
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沈老師學習後,奕安老師也開始透過觀察與相處,因材施教,讓孩子們更願意自主展開合作:「 我會引導他們,問他們,你覺得這項任務,一個人做得完嗎?如果不行,是不是可以舉手請朋友幫忙?」合作之間如果遇上問題,也會請情緒比較高昂的孩子先到另一間教室,問他感受如何,希望怎麼解決問題?
在奕安老師的引導下,三位個性截然不同的小男孩,終於在臺灣區線下比賽中,體現近乎完美的合作,除了異常冷靜團結,一步步完成任務外,更在上半天的比賽項目「海霸桌遊」的任務中,成為當天首支解決問題的隊伍!
回顧比賽的過程中,奕安老師每每談到孩子們,眼神都會發光,雖然口中說著帶他們很困難,語氣中卻流露著滿滿愛與關心。「 我覺得比賽班對老師跟小孩都有很大的幫助,老師部分,因為備課時間短,挑戰老師課程規劃能力外,很多時候,也是在課程中與孩子們教學相長,共同發現問題,一起解決。」
「 有一次我還真的被他們驚豔到,那次是一個很難的任務,我一心只想著要把任務解釋清楚,沒想到,他們不僅能理解題目,還編了一個很有創意的故事,豐富任務層次,也藉此以更有趣的方式解決問題!」奕安老師說,帶比賽班確實很有挑戰,但她非常享受這樣的挑戰與未知。
「 也希望來比賽班的孩子是敢挑戰的,不管是挑戰自己還是挑戰老師,我不覺得挑戰老師是不禮貌或是不好的,因為敢挑戰代表有想法,要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再來,要參與比賽班也要能承受挫折,尤其臺灣區第一名後,要參與線上世界賽,這一路真的會遇到非常多挫折,奕安老師看著三位小男孩哭好多次:「 測試一定會出錯、做不出來、跟朋友吵架等等⋯⋯都很考驗孩子的挫折忍耐度。」
比賽或許有名次高低,然而 Dash 機器人比賽過程中最有趣,也讓我們覺得值得參與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任務都沒有標準的解答,剛開始孩子們也會跟我們一樣,一直問,這樣對嗎?但是這個比賽就是只給我們一個框架,如何達成,都要靠自己去想,讓我們換一種思考的模式。
所以比賽班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太陽實驗室要一直開設比賽班?因為我們想讓大家看見,另一種思考模式的可能,我們希望孩子們從小就了解,世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透過不斷挑戰,不斷嘗試,最後發現,原來可以透過自己的創意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才是我們學習最大的重點與價值。
Cookie | Duration | Description |
---|---|---|
cookielawinfo-checkbox-analytics | 11 months | 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Analytics". |
cookielawinfo-checkbox-functional | 11 months | The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to record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Functional". |
cookielawinfo-checkbox-necessary | 11 months | 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s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Necessary". |
cookielawinfo-checkbox-others | 11 months | 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Other. |
cookielawinfo-checkbox-performance | 11 months | 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Performance". |
viewed_cookie_policy | 11 months | The cookie is set by the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and is used to store whether or not user has consented to the use of cookies. It does not store any personal data. |
1 Comment
Comments are closed.